2024开年电影市场,意外地蹿出一匹“黑马”。凭借对职场生态的深度聚焦和辛辣讽刺,《年会不能停!》成了无数打工人的“嘴替”。该片的市场反响低开高走,上映九天票房超过4.9亿元,豆瓣评分8.2分,这是近五年国产喜剧电影豆瓣评分的最高分。 《年会不能停!》何以俘获众人心? “‘职场’占据了大部分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但这一题材却很少体现在电影作品中。我们特别想做一个以年会为载体的职场片,喜剧年会只是引子,从这个切入点去讲述打工人的故事。”导演董润年认为,喜剧创作是跟观众连接最紧密的艺术形态之一,有时创作要稍有一点挑战的意味,但前提必须是真诚的,而不是为了形成话题或噱头去挑衅。 《年会不能停!》以互联网公司为样本,凝视所谓的“大厂”生态,观照当下“上班族”们所面临的职场境遇。 拉通、对齐、闭环、颗粒度等新词密集“轰炸”,成为网友们津津乐道的职场“科普”;“相声小品魔术杂技”被演绎成一连串荒诞离奇的闹剧,喧嚣爆笑之余,现实又扎心的体感则在观众心里激起了阵阵涟漪。 笑中带泪,点燃内心的火苗 “我们拍这部喜剧电影,就是要替大家把话说出来。”《年会不能停!》男主角大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饰演胡建林一角,本是某上市公司旗下工厂的工人,却阴差阳错被调入省城总公司,目睹了层出不穷的职场乱象,由此引燃无数笑料。如果说胡建林的“一步登天”有些天方夜谭的虚构色彩,那么另外两位主角就是戏谑荒诞与无奈现实的链接点。白客饰演的人事专员马杰,既谨小慎微又精于世故,早已在职场中磨出厚重“茧壳”;庄达菲饰演的年轻外包员工潘妮干练爽利,苦恼于职场不公,因岗位频繁调动辗转反侧。可以说,良心未泯的油滑与理想主义的叛逆成为这部现实主义喜剧的最大亮点。 集中了大鹏、白客、孙艺洲、王迅等不同流派风格的喜剧演员,《年会不能停!》如何形成和谐的调性?“在磨合中,我们逐渐找到了方向,这部喜剧不靠夸张表演和台词来营造氛围,而是用人物和剧情来和观众对话互动。因此,所有人都不需要在肢体上有太多过分的东西。”董润年透露,《年会不能停!》受到单口相声《连升三级》、群口相声《扒马褂》的影响,设计了步步高升的职场巧遇,构成了三人成行的主角团。 基于这样的构思,在《年会不能停!》里没有纯粹的“黑与白”:意外升职加薪的徐永森默默关闭了手机录像功能;加班到深夜的同事竟是为了报销打车费用;不明真相的工人抱团找胡建林麻烦……众生群像,闲笔之妙,让电影故事有了写实意味。最终,电影步入了较为温暖的尾声,潘妮以“叛逆”姿态选择了“断舍离”,马杰站直了身姿不愿再做“蓬蒿人”,胡建林则离开光鲜的办公大楼回到出发地,并成为拯救工厂的关键人物。“这部电影的笑声是在观众共振中完成的。观众每一次在影院里发自内心的笑,就是对某些职场现状的一次嘲讽。如果笑中带泪可以点燃内心的火苗,那么我们审视现实、反思人性、怀抱理想、体察当下的创作目的就达成了。”董润年说。 未来不是梦,认真地过每一分钟 在完整的喜剧结构下,语言的错位运用使《年会不能停!》愈加血肉丰满。电影台词经过精心打磨,不仅追求“趣味”更寻求“恰当”,要符合人物性格和剧情逻辑;有些“谐音梗”则贴近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易与受众产生共鸣。 密集“轰炸”的职场新词让胡建林摸不着头脑,却博得了观众的会心一笑;颠来倒去的“废话文化”,以及将裁员比作“毕业”与“优化”的“暗语”等都是对职场现实的辛辣讽刺。正如网上的高赞评论所说:“讽刺我们真正想讽刺的,嘲笑我们真的想嘲笑的,不欺软怕硬不虚与委蛇不煽动廉价情绪不偷懒耍奸。”“感谢《年会不能停!》把真实职场精选加工成好戏。” 此外,《年会不能停!》还融入经典、流行、说唱等多元音乐元素,拨动观众的心弦。结尾处,主角团以年会歌舞的形式,伴随现代韵律唱出年轻人的朴素心声,击碎此前埋下的种种隐喻,将观众的情绪“顶”上高潮。“请相信,你的未来不是梦,你认真地过每一分钟……”在《我的未来不是梦》的经典旋律中,完成了这部献给打工人的爽文。 细心的观众发现,片中会议室的背景是一面巨大的时钟墙,以此致敬黄建新导演的经典之作《黑炮事件》。同样是聚焦职场的荒诞喜剧,《年会不能停!》与《黑炮事件》之间的巨大差距也在提醒当下的电影创作者——严肃的现实洞察、严谨的戏剧文本、真诚的呈现表达,是喜剧打动人心的力量源泉。而共情之后,能否引发对现实的更深刻反思?让我们期待更多现实题材喜剧创作能更进一步,走出“问题的关键,就是找到关键问题”、突破“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娱乐闭环。 作者: 孙彦扬 宣晶 文:实习生 孙彦扬 本报记者 宣晶图:剧方供图编辑:施薇责任编辑:邢晓芳 来源:文汇报 |
在西海岸新区,藏马山通过与微短剧的碰撞,正发生着一连串
泉州网4月14日讯 (融媒体记者张雯 通讯员林艺颖 林钊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