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带着全板块回归线下的崭新气象,今晚,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上海大剧院以红毯仪式暨金爵盛典拉开大幕。金爵盛典上,上海市市长龚正宣布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王晓真致辞,上海市领导周慧琳、刘多、肖贵玉,国家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何超琼出席。 海纳百川,与光同行 谢晋、吴贻弓、吴天明、王家卫、巩俐、姜文、黄建新……一张张熟悉的脸出现在幕布,他们是历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幕布升起,30年特别见证人陈凯歌、周润发走上台前。“不知不觉之间,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走过30年,这座城市创办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节也见证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变化。”陈凯歌说,16年前的夏天,担任评委会主席,留下美好的回忆,“16年来,我一直在创作,也因为创作注意到上影节越来越重要。” 陈凯歌、杨紫琼、周润发(左至右)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2012年,我来到这里,得到金爵奖华语杰出贡献奖,这份支持和肯定,让我备受感动。之后的十年,我来过很多次,都像是回家一样。感谢上海国际电影节,让天南地北电影人,有机会相聚在这里。”说罢,周润发走向舞台深处,迎接一位非常熟悉的老朋友。大门打开,掌声响起,款款走来的是本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得主、著名华裔女演员杨紫琼。这位第五次出席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国际巨星用中文说:“我真的非常高兴,可以回来上海,跟你们见面。” 三十而立,乘风破浪 今年是上海国际电影节诞生30周年。30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秉持“立足亚洲、关注华语、扶持新人”的办节定位,记录历史荣耀,见证时代风采,被誉为全球成长最迅速的国际A类电影节。陈凯歌说,三十岁时候,他拍了自己第一部电影《黄土地》,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电影的声音,“三十岁,真是个好年纪”。周润发说,三十岁前,他就拍了电视剧《上海滩》,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有机会来到上海,“觉得特别亲切”。“我30岁时候,复出拍了电影《警察故事》,我发现我最喜欢做的事情还是拍电影,我这三十年一直没有停下来,接下来也希望可以继续拍下去。” 今晚的上海大剧院星光熠熠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这三位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老朋友,在台上留下他们最好的祝福,“相信三十而立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会越来越好。”杨紫琼还以“上海国际电影节老朋友”的身份,用英语向全世界电影人发出邀请,“请允许我,欢迎大家的到来!” 以影会友,文明互鉴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再一次让许多爱电影的人齐聚。入围本届金爵奖主竞赛、亚洲新人、纪录片、动画片、短片五个单元的53部作品中,世界首映达36部,国际首映12部,5部为亚洲首映。今晚,12部金爵奖主竞赛参赛影片一一郑重揭晓。今晚,由波兰导演杰兹·斯科利莫夫斯基、吉尔吉斯斯坦导演阿克坦·阿布德卡雷科夫、瑞士导演克里斯蒂安·弗雷、日本动画制作人真木太郎、中国台湾制片人焦雄屏领衔的五个单元共计21位评委,悉数亮相上海大剧院。 评委会主席斯科利莫夫斯基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非常高兴来到这里,因为我的父亲出生在中国;我的祖父、波兰建筑师卡齐米日·斯科利莫夫斯基,曾为中国的城市规划设计做过贡献。我很幸运能站在这里,身临其境地感受壮丽的文化、国家的活力和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波兰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画家杰兹·斯科利莫夫斯基代表评委们致辞,“当然,我们聚在一起更是为了电影。电影有着改变我们的力量,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架起遥远文化之间的桥梁。让我们共同珍视这个电影的庆典!” 照亮前路,踏梦而去 作为中国唯一、亚洲一流的国际A类电影节,30年来,熠熠生辉的金爵奖杯,照亮了无数电影人的追梦路。上海国际电影节已逐步形成短视频、金爵短片、创投训练营、电影项目创投、金爵亚洲新人单元、金爵奖及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的“6+1”阶梯型新人培育体系,令有志于投身电影的年轻人成长有路径、梦想有回响。张子枫、陈飞宇、王源、张雪迎、刘娟、胡先煦、文淇、邬浪等年轻的电影人,通过联唱歌曲《给电影人的情书》,表达了新一代电影人对电影的热爱。 《我爱你!》剧组亮相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金爵盛典最后,中国演员舒淇、沈腾揭晓电影节开幕影片——中国电影《我爱你!》。《我爱你!》导演韩延和倪大红、惠英红、梁家辉、叶童四位主演共同上台,一起演绎电影带给世界的温暖和浪漫之后,现场观众与嘉宾共同观赏了这部“上海出品”的现实题材作品。(新民晚报记者 孙佳音) 来源:新民晚报 |
留声机、黑胶唱片、复古电影海报、老式电影放映机……走进
热爱剧本娱乐的粉丝有福了,来自全国的11个剧本娱乐标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