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通讯员 陈红 胡雨潇 刘彤 记者 周松华 新碶街道零工市场工作人员为服务对象上门送料收件。通讯员供图 因要照料家中的重度残疾人,宁波北仑区新碶街道的刘阿姨一直无法外出工作,可最近,她在新碶街道零工市场“就业经纪人”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来料加工”的活计,足不出户就获得了稳定收入。 这样的暖心场景,时常在新碶街道零工市场上演。据悉,该市场于去年2月投入运营,集就业服务、创业指导、技能培训、岗位推介、政策咨询、权益保障六大功能于一体。截至目前,已累计发布岗位5600个,吸引求职登记1374人次,达成就业意向362人,组织各类技能培训与暖心活动20余场,获评“省级示范零工市场”。 零工市场工作人员为求职者对接岗位。通讯员供图 零工聚集在哪里,市场就建设到哪里,服务就保障到哪里。为让全龄求职者收到“幸福工单”,新碶街道探索了“1+N”运营模式,通过建设共富工坊和零工驿站,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最需要的人群身边。零工市场也专门设计了周到贴心的服务,在线下,政策咨询台专人值守答疑,技能培训角提供专业辅导,开设文创直播间、心理咨询室和权益保障工作室满足多元需求;在线上,创新推出人脸识别登录功能,大幅简化流程,让不熟悉智能手机的中老年群体轻松触达机会。 在聚集了283家物流公司、4000余名集卡司机及家属的港兴工业社区,为帮助“卡嫂”们找到适合的工作,零工市场联合港兴工业社区共建“卡嫂工坊”,提供短途运输等灵活岗位,还开设育儿嫂、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专业技能培训,助力众多“卡嫂”实现从“围着灶台转”到“带着技能闯”的转身。 零工市场联合社区举办“小候鸟成长营”活动。通讯员供图 针对集卡司机家庭暑期孩子看护难题,零工市场构建了“学业帮扶+兴趣培育+心理关爱+亲子互动”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志愿者教师团队定期为孩子们辅导作业,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专业艺术机构开设的书法、绘画、舞蹈等公益课程,让孩子们有机会培养兴趣爱好。 为服务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新碶街道零工市场还探索“就业经纪人”模式。肢体残疾的杨某曾多次求职碰壁,“就业经纪人”陈佳家为其精准匹配到合适的安保岗位,使其获得每月3000多元的稳定收入及五险保障。目前,新碶街道零工市场已为1929名残疾人建立档案,并联合50多家企业挖掘适配性强的百余个岗位。 大学生群体同样在此获益。前不久,大学生袁岚晨前来咨询暑假短期工的岗位,仅6天,就收到了一份数据录入员的录用通知。 |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芳 通讯员 舒文博)不久前
近日,玉山县白浪屿夜市广场亮起特别的就业指引灯。这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