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1日下午,德州市202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在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场举行。本次双选会现场吸引了500余家优质企业,为毕业生提供了15000余个岗位,不仅覆盖京津冀及黄河流域周边重点区域,更精准囊括德州市13条标志性产业链的核心领域 —从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到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热门赛道一应俱全,吸引了10000余名学生踊跃参与、双向对接。 “重能力、轻学历” 成为企业招聘的普遍共识。多家制造企业招聘负责人表示,今年招聘计划与往年基本持平,一线技术岗需求尤为旺盛,企业纷纷放宽学历门槛,将实践操作能力、吃苦精神及专业赛事经历列为核心选拔标准,并为求职者搭建清晰的职业上升通道。 “德州恒力电机始建于1966年,如今是国内最大的船用电机制造企业,我们深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本地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出的学子实践能力突出、富有探索精神,与企业需求高度契合。”德州恒力电机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副总 李庆昌说。此次该企业计划招聘58人,其中30人左右为一线技术岗,成手员工薪资可达6500元以上。“相比学历,我们更看重学生的能力以及职校生专业技能对口、愿意从基层成长的特质更契合制造企业需求。”该企业人力资源部招聘专员赵玉凯说。 山东阿诺达汽车零件有限公司同样将招聘重点放在一线技术岗,计划面向机加车间招聘 20 人,负责发动机皮带轮、轮毂等部件的加工生产,要求求职者具备图纸解读和设备操作能力。该公司副总林亚楠分享了企业的用人案例:“往届招聘的优秀专科毕业生,通过基层实践逐步成长为中高级工程师,承担核心技术管理工作,薪资待遇可观。企业非常愿意吸纳这类踏实稳定、能从基层成长的人才。” 面对丰富的岗位资源,求职的专科生群体展现出务实理性的就业心态。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王斌、龚庆浩等同学在投递恒力电机简历后表示,不介意从一线岗位起步,期望实习薪资在三四千元左右,优先选择本地企业及具备转正机会的岗位。为增强竞争力,不少学生在校期间主动参与建模、设计等专业赛事,将获奖经历作为简历亮点,普遍规划先积累一线实践经验,向技工、工程师方向发展,后续根据职业需求再推进学历提升。 “本次双选会的成功举办,既是企业对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特色的高度认可,也为广大学生搭建了精准高效的就业桥梁,实现了校企供需的精准匹配。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紧密对接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既为学生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也为行业发展持续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助力区域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指导处处长王海燕说。 (大众新闻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李东莜 摄影:刘克政) |
10月21日,贵安新区2025年“贵聚英才·安心乐业”招聘会(
雨再大也不怕,浇不灭毕业生就业的热情。两个室内分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