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宋宁华)浦东重点产业人才紧缺变化状况呈现“一紧四缓”的特点,尤其是智能造产业人才紧缺程度加重。今天,“2022浦东新区重点产业人才紧缺指数”在2022浦东国际人才港论坛产业分论坛发布。记者采访了上海浦东人才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万鹏,对该指数做了详细解读。 图说:2022浦东新区重点产业人才紧缺指数发布。宋宁华 摄 智能造产业人才紧缺程度加重 “本次调查重点聚焦浦东‘6+6+X’ 产业(六大硬核+六大服务经济+其他重点产业)。整体看,2022年浦东新区重点产业人才紧缺变化状况可以概括为‘一紧四缓’,即智能造产业趋紧,人才紧缺程度加重,由前两年的‘紧缺’转为‘重度紧缺’;中国芯、未来车、航运贸易、蓝天梦等产业趋缓,人才短缺情况有所缓和。”王万鹏说。 再具体分析“人才供求”“人才流动”“人才招聘周期”“人才数量”“人才质量”等5个紧缺指数的分析维度,浦东重点产业人才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企业用工总量逐年扩张,硬核产业占浦东新区企业用工总量近4成。各产业人才学历分布差异大,初创期企业高学历人才密度相对较高,其大学文化人员占比达92.6%、硕博占比25%。 其次,各产业呈现“一紧四缓”,质量紧缺成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重点产业学历结构优,但企业更关注岗位胜任力。海外人才密度整体有所上升,留学归国人才密度同比上升2.3%,海归涌现小股回流潮。人才流动性整体有所下降,中国芯产业内部竞争激烈。部分产业高学历人才虹吸效应明显,中国芯产业硕士及以上人员净流入率达3.9%。重点产业应届生储备意识加强,应届生招录比例同比上升6个百分点,快速成长期的企业应届生招录占比达14.4%,高于其他类型企业。 但是,指数也显示,应届生招聘仍存在较大缺口。据估算,浦东2022年应届生招聘缺口约为1.7万人,约占全国近100所重点高校产业直接相关专业2023届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人数的10%。硬核产业人才需求下降明显,招聘计划占人员规模比例同比下降4.01%;招聘周期整体缩短,但智能造仍有近半数岗位需耗时60天以上;受疫情影响,招聘满足率自2020年起逐年下降;半数以上硬核产业薪酬普调幅度高于重点产业平均值。 助力企业吸引优质人才 据了解,自2010年起浦东新区人才紧缺指数调查已连续开展了13年,调查用实证数据科学分析重点产业的人才需求,通过多维指标立体反映人才紧缺动态,为政府科学制定政策、企业调整规划、高校人才培养以及人才理性求职提供翔实、客观的信息参考。 “当下,人才市场仍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持续跟踪的人才紧缺指数调查可以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供参考,助力企业吸引更多海内外优质人才,增强核心竞争力,长期稳定发展。”王万鹏说。 |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黄铮 通讯员 童金健 吕志海
为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加强重点企业用工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