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常州市文化产业(人才)京津冀推介会在津举办,200余个年薪“10万+”岗位求才若渴

新资讯 2025-10-15 14:02 今晚报 1 0

1014日,常州市文化产业(人才)京津冀推介会在渤海明珠天津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共常州市天宁区委宣传部承办。推介会上,常州城市推介,展现了常州作为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的独特优势;常州市人才政策推介,带来满满求才诚意;33家常州文化企事业单位带来了200余个年薪“10+”岗位,吸引众多天津高校学生关注;常州与京津冀地区达成多个合作协议,共同书写南北协同、双向赋能、共赢未来的文化人才佳话。





推介 文化领域年财政投入超亿


大运河水脉相连,让常州与天津的联结跨越百年、延绵至今。推介会主持人常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汪忠泽介绍,130年前,常州籍实业家盛宣怀在天津创办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为两地埋下合作种子;如今,天津大学校园内7尊杰出人物塑像中,盛宣怀、张太雷等6位出自常州,成为双城人文交融的生动见证。


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欢表示,这些常州籍名人将江南特有的勤勉睿智和创新精神带到了天津大学。近年来,常州市与天津大学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密切合作。未来,将进一步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常州产业需求对接。据悉,2020年以来,4049名天津人才赴常就业创业,其中353人来自天津大学。



推介会上,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志良全方位展现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优势。作为全国人口最少、面积较小却跻 GDP万亿俱乐部的城市,常州实业根基雄厚,国家工业41个大类中覆盖37个,2024年工业开票销售达2.25万亿元,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全国第三,投资热度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首位。文化产业方面,常州拥有超3万家文化法人单位、1000余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4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园、8家省级文化产业园,形成农文旅融合、微短剧、数字版权等12个特色产业集聚区,尽显文化强市底蕴。推介会上,作为常州的历史老城与中心城区,常州天宁区以时空双城,作之合为核心,展现了津常合作联结点优势。天宁区委副书记陈海元重点介绍了辖区文化+科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成果。


常州市人才政策现场推介,为京津冀人才搭建通往长三角的绿色通道。近三年,常州累计引进各类人才超35万人,领军型创新创业项目近5000个,助力11家人才企业上市,总市值达574亿元。此次发布的政策涵盖10大领域、25条个性化礼遇,文化领域每年财政投入超1亿元。同时,配套11.78万套人才公寓,可满足35万人才拎包入住,并提供3年免费入住、面试补贴、购房补助等福利。


当天,涵盖多领域的多份合作协议现场达成,成为双城资源互补的具体实践。




选择 带着专业与理想的双向奔赴


现场,33家常州文化企事业单位同步带来200余个年薪“10+”岗位,吸引众多天津高校学生驻足。


到场的近百名天大学生,主要来自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学院、新媒体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冯骥才研究院等,专业分布凸显文理交叉、技艺融合特色。天津美术学院有五个学院近802026届毕业生参会。专业对口、岗位编制、福利政策,成为应届大学生关注的焦点。


天津美术学院本科生任南茜,向常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投递了新媒体高技能人才岗位简历,同时关注博物馆、学校及企业的相关岗位:我的专业是跨媒体艺术,和新媒体、产品运营等岗位契合度高。此次推介会,也让有读研计划的她明确了后续学习方向。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学专业研三学生任志明,同样对常州充满期待:我的专业和不少岗位匹配度高,事业编制很有吸引力。作为江西人,他提到当地朋友能助力建立人际关系,而常州便利的地理位置也加分不少,这类针对文化人才的招聘,既让我能有的放矢,也拓宽了就业视野。


来自天津大学和天津美术书院的学生整体优秀,注重实习经验、目标清晰、综合素质高。常州市新闻传媒中心人力资源部门的孙杨告诉记者,目前已有部分候选人进入初步意向名单,计算机、大模型及数据类岗位将进行二次审核。



这种双向奔赴,离不开天津高校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与就业指导方式方法的不断优化。天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聂炳荣以参会天大学生为例:不少学生参与过非遗文创开发、校园文化IP运营等实战项目,实现了课堂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转化,是懂文化内涵、有落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天津美术学院党委学工部副部长汪延斌也提到,学校主动对接企业,提前筛选高匹配度岗位信息推给学生,提升求职针对性;同时收集企业需求反馈至教学端,优化课程设置,例如新设人工智能艺术学院,推动传统绘画专业与设计结合,推出数十门微专业作为补充。


此次活动由常州市委宣传部主办、天宁区委宣传部承办,两地文化企业代表、高校师生代表近300人参加。希望同学们就业时,能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结合,提升综合能力,为祖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是炳荣的祝愿,为这场跨越百车的双城合作,注人了更绵长的期待




记者 单炜炜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新媒体编辑 徐丹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